新华网
两会声音|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守护百姓“心”健康-新华网
张翼说,社会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稳定,乃至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两会声音|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守护百姓“心”健康

2025-01-14 11:06:22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网福州1月14日电(刘默涵)“当前,社会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稳定,乃至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2025福建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翼建议,福建应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守护百姓的“心”健康。

  张翼说,福建省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社会心理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不平衡、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匮乏与专业水平不足、专业心理服务人才短缺等。同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不足,社会心理服务的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整体性与协同性不够,服务体系缺乏整体规划。

  张翼建议,福建应加快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构建心理服务专业化发展体系,为心理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晋升和发展机会;推进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和全覆盖,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升基层心理健康服务的可达性与普及率;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与干预,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家庭及社交等方面的压力;开展心理服务的社区化与志愿服务,提高市民的心理健康意识,推动心理服务的社区化发展。

  此外,张翼认为,还应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与科技应用,探索AI心理诊断和心理干预技术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心理服务结合,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心理健康大数据分析、智能评估与干预系统的研发,提升心理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加强心理健康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确保在社会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为全民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责任编辑:连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