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月10日电(刘丰)为博流量,男子用无人机非法拍摄军事禁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求职者在全国各地批量应聘和举报,获取举报奖励金,这样的“职场碰瓷”被法院驳回了;在禁渔期非法捕捞水产品,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还要支付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用……1月9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以案释法,促进统一法律适用。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刘晓莹介绍,典型案件是人民法院的重要“法治产品”,省高院从全省法院报送的127件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中,精心筛选了十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
近年来,福建法院坚决惩治电信诈骗。方某等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妨害信用卡管理、洗钱案,主犯方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其他1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十四年六个月至六年五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态势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无人机不断普及,各类无人机违规巡飞、拍摄等“黑飞”行为频频发生,给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危害。在李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中,李某操控无人机非法拍摄某部队雷达站部署及某集团军机关驻地部署,并发布在其个人社交平台,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是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新类型“指尖上”涉密犯罪的典型案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王某与南平某区卫健局行政奖励案,对“职场碰瓷”进行规制,避免行政执法和司法资源被滥用,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和营商环境。这是福建首例以应聘求职为手段收集企业信息,举报相关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牟取举报奖励金的案件。
福建是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法院积极发挥生态司法审判职能,创设生态环境审判技术调查官制度、红树林生态修复机制等众多机制,为福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余某、郭某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是全国单笔最大的司法认购红树林蓝碳碳汇案,由行为人认购红树林碳汇产品,认购费用直接用于案发地闽南渔场周边的红树林科学种植及管护。
典型案例还聚焦百姓民生。在胡某某涉老年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执行案中,执行法院剑指涉养老诈骗追赃挽损,共执行到位2435万余元,已查明的被害人均足额受偿,执行到位率100%。
此外,洪某樑等十六人与洪某杰等八人物权纠纷案、某快递(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与某商贸有限公司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某广告有限公司与某餐饮公司侵害商标纠纷案、某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预重整转重整案等案件,也都是鲜活生动的法治教材,在统一法律适用、开展法治宣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