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柚、柑橘、山茶花……初冬的长汀,花果依然飘香。
11月23日,福建长汀县三洲镇丘坊村山头的油茶园,村民们在忙着灌溉、修枝,千余亩的油茶山一派繁忙景象。
国网龙岩供电公司持续建设长汀坚强电网,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全力助推长汀老区“绿色”崛起。
水土治理 电力先行
上世纪九十年代,长汀县电网只有省属110千伏馆前变电站和县属35千伏东郊变电站、镇属35千伏童坊变电站各1座及其配套的35千伏线路。“以前电力不稳定,电压很低,经常停电,百姓烧柴做饭,对电气化生活根本不敢奢望。”这是长汀老百姓对缺电时代的深刻记忆。
随着能源供应发生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百姓生活已由原来的柴、煤能源供应方式逐渐向气、电供应方式转变。尤其是电能具有方便、快速、清洁的特点,已成为长汀老百姓的主要生活能源。
近年来,龙岩市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农民“以电代燃”,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烧柴对植被破坏的问题。为保证长汀县“以电代燃”政策的落地实施,龙岩供电公司针对长汀电网供电半径长、建设标准低、电压质量及可靠性差的状况,全力推进长汀电网建设。2015年以来,龙岩供电公司共投入建设资金近18亿元打造长汀坚强电网,先后实施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等惠民工程,形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110千伏环网供电的坚强电网,长汀电网的供电能力翻了两番,受益农户超3.2万户,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水平。
农网升级 惠民富民
在主网架提升的同时,龙岩供电公司以升级农村电网为重点,按“轻重缓急”“标本兼治”原则,全面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对“低电压”现象进行治理。
南坑村地处长汀县城郊。近年来,该村村民大规模种植银杏,并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不少养殖场添置了切料机,对电力需求陡然增大。
为确保当地果树灌溉和养殖业发展供电,长汀供电公司在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优先解决南坑村用电问题,为该村新增变压器2台,改造台区1个。如今,南坑村通电入户率达100%,全村3台抽水泵供电有了充分保障,树苗的存活率达到99%以上。
龙岩市县两级政府实施“以电代燃”补贴政策,对河田、三洲、濯田、策武、新桥、南山、涂坊等7个水土流失重点乡镇,每度电补助0.2元。“以电代燃”政策的落实,极大地保障了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此外,2012年3月初,福建电力在长汀河田露湖村认植了50亩山地作为“国家电网福建电力林”,按“工会集体认养,个人出资出力”的原则组织该公司系统各单位分片认养林地,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截至目前,国网福建电力公司共计募捐212万元用于建设福建电力林,使之成为福建电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打造‘绿水青山’”的宣传阵地和党员、劳模教育实践阵地。
生态建设 涵养水土
“塔基周边青草茂盛,植被复绿成功。”11月22日,龙岩供电公司建设部环水保专责钟光彬和建设人员来到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220千伏明永线2号塔工程复绿现场检查复绿工作,确保施工区域植被恢复生长达到预期效果。
2024年,龙岩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斑点工程治理”。该模式针对电网基建工程建设的“点线”工程特性,对分散、小规模的水土流失区域采取精准定位,对每个水土流失“斑点”的位置、面积、土壤类型、植被状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并分类实施植被复绿措施和“斑点”治理工艺,确保每个施工现场都实现生态修复。
据统计,截至目前,龙岩供电公司已完成6个电网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植被复绿治理工作,治理面积达到4053平方米。
在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罗地村策武-塘厦220千伏输电线路多彩碳汇示范林电力廊道下方,毛杜鹃、黄金枸骨、栀子花长势良好。
2022年,龙岩供电公司与长汀县河田镇、林业局等政府部门联合共建,聚焦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成功打造综合性多彩碳汇示范林电力廊道,在“绿色长汀”电网建设理念上建造“彩色工程”。该廊道以种植毛杜鹃(红色)、黄金枸骨(黄金色)、栀子花(绿色)三种低矮灌木为主,成林后形成红黄(金)绿三色林带。同时,在线路周边种植竹柏、紫玉兰、紫薇、紫荆花等观赏性乔木,形成“防火林带+经济作物林带+观赏性林带”的综合性多彩碳汇示范林。据该公司建设部相关人员介绍,多彩碳汇示范林建设能彻底解决林木生长与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矛盾。
目前,龙岩供电公司正在推动长汀南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汀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长汀网架结构,提升供电可靠性,巩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谱写生态文明建设龙岩新篇章。(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