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千年建州的深厚底蕴
2024年9月30日—10月28日
建瓯在福州举办了一场文化派对
“在福州·看见建州”——建瓯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宣传月活动
作为系列活动之一
“茶韵飘香”主题活动于10月8日—10月13日向公众开放
不仅有茶艺表演、专场品鉴会
还有多位“大咖”“大神”以茶论道
北苑御焙遗址。新华网发(建瓯茶产业专班供图)
这么重要的场合
怎么能少得了我北苑贡茶这个“主角”呢
曾经,我是“茶界贵族”
是古代皇室的心头好
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大家茶桌上的常客
这中间的故事充满了跌宕起伏
今天
就让我带大家细细了解我们家族的传奇历史
茶界“顶流”
东峰镇曾是北苑贡茶的核心产区。图为东峰镇茶园一隅(无人机拍摄,资料图)。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我住在建州(今建瓯)北苑凤凰山上,历史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龙启元年(933年),建州人张廷晖将北苑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山献给闽国作为御茶园,“北苑”之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到了宋朝,我的地位达到了巅峰。977年,北宋朝廷接管北苑,派重臣督造御茶,特铸龙凤圈模“以别庶饮”。北苑最盛之时,建州有官私茶焙一千三百三十六焙;有龙团凤饼、密云龙、龙团胜雪等八十多种形状各异的团饼类茶。
我在中国贡茶史上独领风骚数百年,25部宋代茶学专著中,写我的专著就有19部;大量文人墨客也对我赞誉有加,颂咏诗词层出不穷,先后有268位文人士大夫、38位宰辅为我创作诗歌词曲上千首。我的顶级粉丝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盛赞道:“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现代茶人通过研读古代典籍复原的“龙团凤饼”。新华网 刘默涵 摄
上自“天子”著书立说,下至百姓斗茶茗战。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的竞相宠爱,让我晋升成茶界“顶流”,在中国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我还在驼铃声中横跨亚欧大陆,化身文明使者,成就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对东亚乃至世界茶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让位”沉寂
北苑御焙遗址留有一方摩崖石刻,诉说着往日荣光。新华网 刘默涵 摄
从建安到汴京,这条3500里长的辉煌之路,我一走便是400多年。
元朝的到来,让长时间掩遮在“北苑”耀眼光环之下的武夷茶逐渐崭露头角。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在武夷山四曲溪畔敕建武夷御茶园,武夷茶正式接过我的接力棒。
百年乌龙茶园。新华网发(建瓯茶产业专班供图)
为了减轻老百姓制作团茶的负担,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惟采芽以进”,以“散茶”代替“团茶”,我也告别了“专拟上贡”的“公务茶”身份,转岗散茶生产,并衍生出了“水仙”“矮脚乌龙”等各种不同茶类。
虽然从朝堂遁入乡野,但我并没有消沉,而是更加坚实地拥抱大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北苑茶的薪火代代传承。
“出圈”复兴
宋式点茶。新华网发(建瓯茶产业专班供图)
时光轮转,新时代的阳光照进北苑贡茶之乡。在家乡党委政府和茶人、茶企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年,建瓯从遗址活化、茶旅融合、产业创新等方面发力,让我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推动我不断“出圈”:以北苑贡茶为主题,串联北苑御焙遗址、百年乌龙园、茶神庙等茶旅景点,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北苑贡茶街和北苑贡茶主题公园,打响“千年建州·北苑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结合现代茶饮应用场景,推出全球首款点茶机,实现快速点出一杯沫饽绵密、口感丰富的传统沫茶……
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再次焕发了“青春”。《北苑御焙遗址文物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北苑贡茶制茶与点茶技艺得到恢复,再次成为“现象级”爆款。热播电视剧《梦华录》也让我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成功“圈粉”。
建瓯多措并举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新华网发(建瓯茶产业专班)
建瓯市大力实施“1+5”北苑复兴行动计划,实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飞跃:建瓯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4.1万亩,毛茶总产量2.06万吨,涉茶总产值达48.3亿元。蹚过漫漫历史长河,茶脉绵延,我正迈向新的高峰,努力续写着“东方树叶”新的传奇。
文案:连雨欣 袁羽
参考资料:福建日报、闽北日报、建瓯文旅
鸣谢:建瓯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