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0月10日电(蒋巧玲 肖和勇)入秋后,坦洋村的暑热并未完全散去。与往年不同,茶农李岩忠不再担心茶叶的适温存储问题,新制的7000多斤毛茶已经“住进”了“清凉房”。
得益于央企入驻,因地制宜开展的农村清洁能源利用项目,这里已有20多户村民加装溪水源热泵,依托溪水低温能源制冷,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藏在苍山秀水中的坦洋村。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坦洋村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远山近景皆是茶园,是著名的“坦洋工夫”红茶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2023年12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与福州大学联合创建生态文明实践与创新中心,致力于通过产业资源整合,推动“央企+高校”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该中心将福安市作为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基地,并将坦洋村作为生态环境治理创新示范点,开展以“地质+”赋能的一系列乡村发展绿色实践。
“我们来到坦洋村后,发现坦洋溪贯穿全村,经勘查发现,坦洋溪水量较大,温度适宜,可作为绿色空调的清洁能源。”郭海明是邯郸盛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已在坦洋村驻点开展工作两个多月。作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的下属企业,该公司依托集团技术优势,与兄弟单位合力,在坦洋村实施整村清洁能源制冷替代项目。“坦洋溪蕴藏着大量的低温能源,我们通过热泵转化,可以为村民提供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的溪水源绿色空调,以可再生水资源代替传统电力能源,大大降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成本。”郭海明说。
右侧为村居外安装的溪水源热泵,夏季可直接汲取转化坦洋溪水中的低温能源,为村居制冷。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李岩忠是福安市坦洋领头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溪水源绿色空调的第一位受益者。“以往天热的时候,我们要把茶叶放到空调房里,有了这个加装溪水源绿色空调的车间,不仅存储空间多了,每年还能节约三分之一的电费。”李岩忠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以这个240平方米的车间为例,如果一年制冷(供暖)7个月,每年可节约电能1万多度,节省电费5300多元。
村民谢成言也十分欣喜。“最热的时候,家里3台空调全天候开着,每个月要三四百元的电费,以后光夏天就能省下大半电费,而且我也成了‘低碳’村民啦!”
原来,坦洋村位于山地沟谷之中,每年5月—10月,天气炎热,制冷需求强烈。村内主要民宅沿坦洋溪两岸分布,在炎热的夏季,溪水水温较气温低7℃—10℃以上。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依托自身技术,有效转化溪流中的大量低温冷源,实现了传统空调制冷方式替代,降碳效果明显。目前,集团已为20多户村民免费安装了溪水源绿色空调,预计今年年底将推广覆盖至120户。
茶农李岩忠在合作社的厂房内展示可调节设定温度的溪水源绿色空调。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地质+”对坦洋的赋能远不止此。
近日,在坦洋小学向东100米的菜地附近,一架大型钻机设备已经进驻开展钻进工作。这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福建闽东贫热区实施的第一口地热温泉试验井。
“坦洋村属于南方典型的火山岩分布区,我们通过前期的勘探调查,发现坦洋村周边有储热断裂小构造,具备较好的深部地热赋存条件和开发前景,预测在局部区域1500米—2500米深处有地热水赋存。”中煤水文局集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斌说,项目计划于年底完成钻孔工作,后期如果形成以温泉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新业态,将为坦洋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为坦洋村地热温泉试验井施工现场。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坦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青青也对此充满期待。她说,茶产业一直是坦洋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里除了紧抓这一富民产业,还要整合资源,推动“村、人、茶、文、旅”有机融合发展。“央企的赋能,为我们的乡村振兴聚智聚力,下一步如果能开发利用好地热温泉资源,将给坦洋村带来产业融合、品牌打造、就业岗位供给等综合效益。”
可喜的是,为了全面推进坦洋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中煤水文局集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已于9月29日正式迁址坦洋村,全面开展集团赋予的在坦洋村开展“清洁能源利用、温泉综合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三项使命。
9月29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第一政委贾春曲(左三),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吴明红(左四)等一行调研坦洋村地热温泉试验井施工现场。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这是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第一政委贾春曲表示,希望借助这样的实践,深挖当地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提升潜力,切实解决当地的发展问题,实现“地质+”赋能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