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破解武夷山产好茶的“土壤密码”-新华网
武夷山地区三普外业工作领队、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黄增荣一边为土壤剖面办着“身份证”,一边向记者介绍。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破解武夷山产好茶的“土壤密码”

2024-06-04 10:03:39 来源: 闽北日报
字体:

  目前,我省正在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今年5月底,福建土壤三普外业工作已进入尾声,武夷山市土壤剖面样点的调查采样及1145个表层样品的检测分析工作也已全面完成。连日来,福建省土壤三普外业工作团队跋山涉水、反复踏勘,采集土壤剖面样品41个,深入山间地头为武夷山土壤“把脉问诊”。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东南”之美誉,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里,孕育出大红袍、水仙、肉桂、金骏眉、正山小种等享誉全球的武夷名茶。好山好水为何容易出好茶?福建省土壤三普外业工作团队走进武夷山间,破解这片土地的“土壤密码”。

  炎炎夏日,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星村村的茶园里,土普外业剖面采样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武夷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多云雾天气,日照少、湿气大,加上土壤中蕴藏着高氮低磷以及适当的钾,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所以武夷山出产的茶叶品质普遍较好。”武夷山地区三普外业工作领队、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黄增荣一边为土壤剖面办着“身份证”,一边向记者介绍。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点破了茶叶与土壤之间的关系。黄增荣对此解释说:“武夷山地区海拔高度相差很大,最高的黄岗山海拔可达2160米,大多数茶园的土壤就介于‘烂石’和‘砾壤’之间。这跟我们植物营养学中常说的‘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是同样道理。在海拔高的‘烂石’之上,由于土层稀薄、环境恶劣,茶树生长就相对缓慢,茶树根需要在岩石间穿插,深入岩缝中获取矿物质,使得茶叶当中的芳香醇类物质较多,茶叶就带有独特的风味。而在海拔较低的洲地土壤,茶树生长较快,产量较高,但是风味自然也会差了许多。”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山茶的种植历史距今已有2000余年,其种植栽培技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如何科学地利用土壤,保证土壤养分适宜茶树持续生长?在武夷山的茶园中,遍地可见的绿肥充分体现着茶农的生态智慧。记者了解到,茶农们通过在茶垄之间套种油菜、大豆、紫云英等作物,用有机肥和绿肥轮作的模式,既为茶树提供了营养,又保护了生态,让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受太大影响。“比如油菜吸磷能力较强,而大豆吸氮能力较强,茶农在采摘茶叶之前把它们翻埋到土壤中,将其所固定的磷和氮回填到土壤中,以此减少化学磷肥氮肥的投入量。”黄增荣说。

  “依据最终分析结果,专家将制定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方案,促进茶叶生长和品质提升,为科学规划、管理茶园提供参考。”黄增荣表示,在土普外业专家的眼中,山高路陡的武夷山无疑是最难开展工作的地区,也是最有科研价值的地区之一,只有了解脚下这片土地,彻底摸清它的“脾性”,才能更好地指导茶农耕种,加速茶产业发展。

  “武夷山市现有茶园14.8万亩,全市从事茶叶相关行业的人员约12万人,注册茶叶类经营主体2.11万家。2023年,武夷山市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的近五成来自茶叶。”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春发介绍,近年来,武夷山市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深化实施全域生态茶园改造,深度挖掘武夷茶品牌特色,开展茶叶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农业技术手段改善茶叶生长环境,为茶叶品质的提升、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努力实现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李牧晨)

[责任编辑:程立葳]